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

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新闻热点 / 正文

88年了,这段记忆为何依然灼痛人心

2025年08月14日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的烽火骤然燃起,在这场持续三个月的悲壮战役中,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的前身学校——大夏大学、光华大学校园沦为战区,校舍被毁、师生流离。

  88年前,黄浦江畔的枪炮声划破长空;88年后,我们回望那段山河破碎的岁月,两校师生以笔为戟、以校为盾、以身殉国的壮举,依旧滚烫如火!


  • 校舍成焦土,教育火种不灭


光华大学校长 张寿镛

  “我校为抗战而牺牲,自当随抗战胜利而复兴也。”淞沪会战中,光华大学校长张寿镛站在被炮火焚毁的大西路校舍前,伫立良久。

  1937年11月,光华大学男生宿舍被炸毁前后对比照片

  “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大夏大学中山路校舍群英斋、群力斋、大礼堂、附中办公楼、大夏新村等30余处建筑尽数化为废墟,直接损失按1946年币值计算,总计超29亿元。

大夏大学在“八一三”淞沪会战中的财产直接损失超29亿元

161021

毁于战火的上海大夏大学部分教授住宅

  为保存教育文脉,大夏大学与复旦大学组成抗战时期第一所联大——复旦大夏联合大学,1937年,开启了西迁之行。11月在江西庐山以复旦大学为主,为复旦大夏第一联合大学;12月在贵州贵阳以大夏大学为主,为复旦大夏第二联合大学。

大夏大学西迁图

  而光华大学的大西路校园,更是直接沦为“八一三”淞沪会战后的战区,在日寇炮火中,教学楼、宿舍、实验室等14处建筑化为废墟,图书馆珍藏付之一炬,按1945年校方上报教育部的数据显示,直接损失总计超过30亿元。

光华大学在“八一三”淞沪会战中的财产直接损失超30亿元

  面对满目疮痍,年近六旬的校长张寿镛没有退缩,而是立刻率领师生辗转进入上海租界避难,又委托副校长谢霖入川,在成都创办分校。1938年夏,张寿镛辗转香港、重庆,最终抵达成都主持分校首届毕业典礼。张寿镛说:“既有上海光华大学造就东南学子,又有成都光华大学造就西南学子,将来扬子江上下游两部毕业同学合力报效国家,东西辉映,岂不懿欤?”成都分校十年间培养了2352名学生,川籍学子占80%以上,成为抗战大后方的教育灯塔。

1938年8月12日,光华大学成都分部新校建筑工程破土典礼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租界被日军接管。面对日伪“登记办学”的威逼,张寿镛更显铮铮铁骨,将文学院改为“诚正文学社”、理商两院改为“格致理商学社”,延续办学。他对学社负责人说:“光华校长的我,已经辞却,好如公孙杵臼的死节。要光华命脉,不至于中绝,就在两社,两社主持的人,却像程婴的抚孤。”

1942年6月,教育部批复同意光华大学设置诚正文学社和格致理商学社

  张寿镛校长的抗争不止于护校。作为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主席团成员,他募集救国公债近两千万元,赶制棉背心20万件,收容难民近9万人。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美国机构、日伪势力疯狂收购古籍,张寿镛与郑振铎等学者痛心疾首,联名向重庆国民政府求援,两年间抢救无数古籍珍本。


  • 笔为戟、身作盾,文人风骨照山河


  日伪占领上海后,对多位知名教授威逼利诱。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的诸多教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有些人更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大夏大学保险学教授张似旭宣传抗战,1940年7月遭日伪暗杀。

大夏大学毕业生、上海女子大学校长吴志骞不向敌伪妥协,1939年9月遭日伪暗杀。

  “我已年过半百,决不向日本鬼子低头!”光华大学教授吕思勉的誓言,回荡在上海“孤岛”的上空。1937年常州沦陷后,日兵在城门设岗,进出需脱帽鞠躬,这位历史学家便坚决不再返乡,任凭老家房屋因无人修缮而倾颓也毫不动容。1942年,即便城门规矩稍改,只需戴帽者脱帽即可通行,他仍毅然光头返乡,起誓“不到抗战胜利,决不再戴帽子”。1945年日寇投降,他特意买了一顶明太祖制定的六合帽,“戴之昂然归故乡”,在日记《扬眉记》中写下扬眉吐气的欣喜。

光华大学教授吕思勉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光华大学停办,十五位学生在得知吕思勉与另一位教授返乡的消息后,在除夕晚上相聚在十六铺一家酒楼,为两位师长饯行。

  笔杆是吕思勉的武器。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他完成《吕著中国通史》,在文末疾呼:“吾人当铭记国耻,奋发图强,以史为鉴,砥砺前行”,更引拜伦诗句明志:“难道我为奴为隶,今生便了?不信我为奴为隶,今生便了!”

155420

吕思勉著《中国通史》内页

  抗战胜利后,他又成为最早将 “南京大屠杀”写入教科书的学者之一,1946年在《初级中学适用 本国史补充读本》中直书“日兵入城,大肆杀掠”,1948年更明确记载“军民被屠杀者约三十万人”,让暴行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光华大学教授 钱基博

  同为光华大学教授的钱基博,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往返于上海与无锡,参与地方国难会,向政府直言献策。1933年冬,上海各大学200余名学生被捕。钱基博连夜致信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直言"政权抓得愈紧,人心离得越远",最终促成蒋介石手谕释放学生。

1935年钱基博等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

  1935年,日本煽动 “华北自治”,他与马相伯、邹韬奋等280位文化名流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痛斥“与虎谋皮”的妥协,疾呼“拿铁和血与敌人作殊死战”,成为掀起全国救亡运动高潮的重要力量。1937年毕业季,他寄语学子:“光华学子不应忘记‘光华’之义,要发挥广大我们中华民族固有之精神”。这份嘱托,成为师生们投身抗战的精神坐标。


  • 赤子赴国难,从课桌到战场的青春壮歌


  “暴日占我国土,戮我国民,某兄弟等痛种类之凌夷,哭山河之破碎,请缨从军,誓以赤血保我疆土。”1931年9月,光华大学学生杨人伟、杨人倜兄弟写下这番话,毅然投笔从戎。


9852A

1931年9月,光华大学杨人伟、杨人倜请缨从军抗日。图为《民国日报》报道情形。

E2F2C

1931年9月,光华大学抗日救国会出版《抗日旬刊》。

  六年后“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22岁的光华学生汪道涵——一位有4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从上海回到安徽明光,创办《抗战日报》、组织“青年抗敌后援会”,最终带着全家及亲友28人奔赴延安。

1937年,光华大学学生汪道涵率全家及亲友28人投奔延安,先后担任新四军四支队战地服务团团长等职务。

  这样的抉择并非孤例。大夏大学学生丁基(原名李耿)奔赴延安,后作为晋绥军区《战斗报》特派记者奔赴抗战前线;大夏大学学生李福泽从延安返回山东组织抗日武装;大夏大学学生霍集宣参加空军赴美训练,学校为他保留学籍;还有部分学生应招赴缅甸战场,为盟军担任译员,在异国他乡传递抗战力量。

1938年,大夏大学学生丁基(原名李耿)奔赴延安,后作为晋绥军区《战斗报》特派记者奔赴抗战前线。

84865

抗战爆发后,大夏学生李福泽奔赴延安进陕北公学,1938年奉命回山东家乡组织抗日武装。

71FBB

1938年,大夏学生霍集宣参加空军赴美训练,大夏大学为其保留学籍。

抗战期间,大夏大学部分学生应招参加战地服务团,赴缅甸战场为盟军担任译员。图为参加战地服务团的部分学生从军时的合影。

  即便是留在“孤岛”的师生,也从未停止抗争。1939年,光华大学附中学生组队慰问困守租界的谢晋元部队;中共地下党在光华大学附中、大学先后建立党支部,乔石曾任光华大学附中党支部书记,尉健行在校期间入党,他们以青春之力投入抗日救亡的洪流。

1939年,谢晋元将军为光华大学附中学生杂志《嘤鸣》题词


  • 铭记过往,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1945年8月,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光华大学成都分校师生欢呼雀跃,大夏大学从赤水复员上海。两校第一时间抚恤烈士遗属,为其子女提供免费入学资格——那些在轰炸中坍塌的校舍可以重建,但师生用生命写就的精神丰碑,永远矗立在历史长河中。

光华大学为烈士遗属拨发补贴的收据

122B04

大夏大学核准烈士遗属免除学费的批示

  今天,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的校园里,一批记载着反帝爱国运动中历史贡献及教育成就的珍稀档案静静陈列,默默守护那段风雨如磐的峥嵘岁月。

DCCD9

  它们诉说的,是“教育救国”的坚守,是“宁为玉碎”的气节,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担当。

  88年过去,黄浦江的涛声依旧。铭记这段历史,不是为了沉湎伤痛,而是要传承那份在绝境中坚守的勇气——在乱世中护持文脉的担当,在危难中以身许国的赤诚。正如那些烽火中的先辈们所坚信的,民族的复兴,终会在一代代人的坚守中照进现实!



来源 | 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档案馆、历史学系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 | 宗文倩、杜启震 编审 | 郭文君